6月29日晚,昆山奥体中心。苏州队与扬州队的“苏超”联赛激战正酣,43617名观众的呐喊声浪几乎掀翻屋顶。这不仅创造了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单场观赛人数新纪录重庆配资公司,更直逼欧洲五大联赛之一的英超联赛上座水平。
而创造这一奇迹的舞台——昆山奥体中心,正是江苏省首座也是唯一符合国际足联A级标准的专业足球场。令人惊叹的是,这座顶级体育场馆的所在地并非省会南京,也非经济强市苏州主城区,而是由一座县级市打造而成。
步入昆山奥体中心,观众首先会被它独特的设计语言所震撼。建筑立面呈现出扇骨般的折叠形态,平面布局则宛如徐徐展开的扇面——这一设计灵感源自苏州非遗“苏工折扇”。
36对有力的混凝土桁架支撑着整个建筑,如同折扇的扇骨;而轻柔通透的PTFE膜结构则恰似扇面。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完美融合的设计,使昆山奥体中心成为一件巨型艺术品。
展开剩余77%“作为设计方,我们希望通过建筑传递江南美学,”全程参与项目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徐烨介绍,“折扇造型不仅体现文化自信,更为观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
昆山奥体中心是在中国筹备亚洲杯的背景下,依据FIFA最高标准精心打造的专业足球场。它拥有4.5万个座位,总投资超20亿元,占地900余亩。
与传统体育场不同,这里没有环绕的跑道,观众席坡度达30度,最近处距离球场不足10米。“坐在前排完全就是‘怼脸’的视觉冲击,”一位现场体验的记者如此描述,“即使是最后一排,也能将整个赛场尽收眼底。”
草皮质量更是对标世界杯标准。表面采用国际足联认证的锚固式混合系统,下方则隐藏着一套高效的通气排水系统,排水速度是重力式排水的36倍。“即使刚浇完水,球员们也不会打滑,”徐烨展示了草坪下面的科技奥秘。
2025年2月7日,昆山奥体中心迎来首秀——中国足协超级杯上海德比。30927名球迷见证了上海申花在补时阶段连入两球的惊天逆转。
随后在6月21日,张韶涵“觅光”巡回演唱会在此举办,数万歌迷体验了场馆的多功能魅力。而真正让昆山奥体中心载入史册的,是6月29日那场破纪录的“苏超”赛事。
43617名观众的呐喊不仅刷新了“苏超”纪录,更彰显了这座县级市的赛事组织能力。比赛结束仅半小时,所有观众有序离场,高效有序的疏散背后是昆山城市管理水平的体现。
昆山作为县级市建设如此高规格的体育场馆,底气来自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2024年GDP达5380亿元。
这座不产咖啡豆的城市已成为“世界咖都”,全国每3杯咖啡有近2杯的咖啡豆来自昆山。而在体育领域,昆山同样有着宏大抱负。
昆山奥体中心的诞生填补了江苏没有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的空白。其运营模式也开创了“体育 ”新路径——集文艺汇演、全民健身、艺术培训、商业娱乐于一体,成为真正的城市体育综合体。
昆山奥体中心的成功不仅是体育场馆的胜利,更折射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当全国实际服务人口超过300万的县级市拥有了媲美一线城市的文体设施,标志着县域发展已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建筑是有温度的,”昆山奥体中心设计总监严律己在朋友圈写道。一张轮椅观众在专属区域观赛的照片配文:“当我老去的时候,如果某天也能坐着轮椅,来到曾经设计的球场,享受一场球赛,回忆一段时光,感悟一段人生,足矣。”
这座以折扇为灵感的建筑,正如昆山这座城市——扇骨刚劲,象征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扇面柔美,体现其精致的城市气质。昆山奥体中心不仅是一个体育场馆,更是一个县级市向世界展示综合实力的窗口,是中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当四万人的欢呼声在东城北大道上空回荡,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足球赛的胜负重庆配资公司,更是一座县级市敢于梦想、勇于实践的雄心与担当。
发布于:山西省灵菲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